10.3969/j.issn.0258-7033.2015.17.001
敖汉细毛羊不同部位皮肤毛囊发育及形态结构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究敖汉细毛羊毛囊的组织结构与形态发生过程,为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组织学基础.分别采集胎龄第90、120天的胎儿及出生后1d和30 d的羔羊体侧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制作纵、横切片并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敖汉细毛羊毛囊结构包括结缔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毛干和毛球部;在胎龄90 d时,体侧部初级毛囊可见皮脂腺原细胞及次级毛囊毛芽,在胎龄120 d时,毛囊形成角质化毛干并穿出体表,再分化次级毛囊发生;出生后1d和30 d时,穿出体表毛干进一步增多,体侧部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20 d时低于胎龄90 d时(P<0.01),出生后1d时低于胎龄120 d时(P<0.05),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20 d时高于胎龄90 d时(P<0.01),出生后1d时低于胎龄120 d时(P<0.01),出生后1d和30 d时差异不显著(P>0.05),S/P比值,在胎龄120d时高于胎龄90 d时(P<0.01),生后30 d时高于出生后1d时(P<0.01),对腹股沟部皮肤分析显示,其毛囊密度很低.结果可为了解细毛羊毛囊形态结构变化及筛选与毛密度相关的差异基因提供参考依据.
敖汉细毛羊、毛囊、形态、体侧部、腹股沟部
51
S827.5(家畜)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0-04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