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策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3614.2017.08.001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策略

引用
新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已成为心力衰竭(心衰)的主要病因,在欧洲和北美占50%以上,在东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占30%~40% 左右,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低于10%.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衰,多继发于心肌梗死,可能涉及的因素包括(:1)心肌损伤导致心肌顿抑和心肌冬眠; (2)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下降;(3)乳头肌功能障碍甚至断裂导致二尖瓣反流(;4)心律失常导致心肌耗氧增加、心肌收缩功能不全等.冠心病合并心衰往往提示预后不良,SAVE研究显示,相较于无心肌梗死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心血管死亡和(或)左心室扩大的风险增加约70%左右.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科学有效地管理患者,改善患者预后.优化药物治疗是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而在此基础上,需要综合评估个体情况,考虑适当的非药物治疗,如血运重建、心脏性猝死(SCD)防治、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以期更好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1, 2].

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合并心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非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撒哈拉以南非洲、乳头肌功能障碍、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拮抗剂、流行病学研究、抗血小板聚集、基础、左心室重构、左心室扩大、心脏性猝死

32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7-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29-7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循环杂志

1000-3614

11-2212/R

32

2017,32(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