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右侧腋下途径微创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3614.2016.03.016

经右侧腋下途径微创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

引用
目的:总结应用食管超声引导经右侧腋下途径微创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经验和近期随访结果。<br>  方法:2014-01至2015-07采用右侧腋下途径微创封堵术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共122例,男54例,女68例,年龄0.5~9.7(2.7±2.2)岁,体重6.1~38.0(13.9±6.0)kg,缺损大小2.5~7.0(3.8±0.8)mm,患者取左侧卧位,沿右腋中线在第3至第4肋骨之间做约2~3 cm的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于右心房表面缝荷包,穿刺,在食管超声引导下,插入中空探条,经三尖瓣入右心室,再将探条对准或穿过室间隔缺损入左心室,沿探条送入导丝,再送入输送鞘管建立输送轨道,常规释放封堵器。术后定期随访,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X线胸片。<br>  结果:122例患者中119例封堵成功(97.5%);封堵失败的3例(2.4%)术中直接经原切口中转为体外循环手术。封堵器大小为4~10(4.9±1.1)mm,均为对称伞。围手术期间:12例(10.1%)发生新的微量至轻度三尖瓣反流,16例(13.4%)术后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3.4%)术后发生残余漏,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随访1个月和3个月时自行闭合。定期随访1.0~19.8(8.3±5.0)个月中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新发主动脉瓣反流及封堵器脱落。<br>  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经右侧腋下途径微创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和更美观的治疗方法,但长期结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外科手术、微创性、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描记术

31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403195

2016-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72-27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循环杂志

1000-3614

11-2212/R

31

2016,31(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