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型与包涵体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干细胞动员效率的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剂(分泌型与包涵体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骨髓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法:一组予以包涵体型G-CSF(商品名:惠尔血)300 μg(包涵体型G-CSF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续5天;另一组予以分泌型G-CSF(商品名:金磊赛强)300 μg(分泌型G-CSF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连续5天.第6日经美国 Baxter 公司生产的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的细胞数量.结果:给G-CSF前及给G-CSF后第3、4、5、6天两组间外周血中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34+细胞数量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应用两组不同的动员剂后,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5天;在包涵体型G-CSF组,CD34+细胞数量与时间变化曲线高峰为第5天,但在分泌型G-CSF组,CD34+细胞数量与时间变化曲线显示CD34+细胞数量在 3~4天内呈急剧升高趋势,但在第5天后升幅明显减缓;显示分泌型G-CSF组动员后外周血中干细胞下降较慢;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与白细胞计数变化呈正相关(r=0.835),与性别、体重、年龄及AMI发生时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在AMI患者中应用两种不同G-CSF动员剂,两组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CD34+细胞、动员
20
R329.2(人体形态学)
2005-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