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 关于心房颤动(房颤)电生理机制的学说形成于二十世纪30~40年代,近十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房颤的电生理机制仍可以概括为异位兴奋灶和折返两种学说. Rothberger最早提出房内异位兴奋灶学说,后人加以完善,认为房颤可能来自单中心或多中心的局灶异位冲动的形成,异位冲动可来自异常自律性或触发活动.异位兴奋灶中心可以位于心房的任何部位,并以极快的频率发放冲动,使其它各处心肌不能保持协同活动而发生颤动.这类房颤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肺部疾病,交感神经兴奋和发热等心肌兴奋性异常增高的情况;也见于心房肌受牵拉,细胞内钙超载,心力衰竭和洋地黄中毒等有利于触发活动的条件下.
心房颤动、电生理机制、射频、异位、兴奋灶、触发活动、甲状腺机能亢进、多中心、学说、细胞内钙超载、洋地黄中毒、心力衰竭、心肌、神经兴奋、肺部疾病、二十世纪、自律性、兴奋性、心房肌、单中心
16
R541.7(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