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声学造影引导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治疗(摘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心肌声学造影引导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治疗(摘要)

引用
@@本文报告3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心肌声学造影技术(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指导下实施化学消融术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象:2000年3月~5月于我院住院的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33~47(平均42±6.3)岁。术前明确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厚度为17~24 mm,平均20.6±2.8 mm。经导管测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40~80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55±17.8 mmHg。 附图超声心动图图像。箭头所指处为封堵的间隔支血管所支配的心肌确系增厚梗阻部位 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选择暴露间隔支血管,经导引钢丝引导球囊导管进入间隔支(首选第1间隔),以5~6个大气压扩张球囊封堵该支血管,经球囊导管中心腔注入声学造影剂350 mg/ml利声显2~3 ml,通过超声显像证实封堵的间隔支血管所支配的心肌确系增厚梗阻部位(该部位超声显像明显增强),见附图示,且持续多普勒监测LVOTG在球囊阻塞后明显下降,则确定该血管为靶血管,再行化学消融。 2 结果 3例患者消融前均经MCE证实预消融的靶血管所支配的心肌确系梗阻部位心肌。消融后即刻经导管测LVOTG下降至0~20 mmHg,平均13.3±9.4 mmHg。术中2例出现明显胸痛,1例出现短暂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均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1周出院,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3 讨论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引起流出道梗阻的间隔心肌相关供血管——靶血管。然而,就目前国内外报告分析,术者多采用术中球囊阻塞第1~3间隔支,测量左心室与主动脉压力阶差LVOTG的变化而间接推断靶血管或盲目封堵第1间隔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定位不十分准确,可能阻塞非相关血管,梗阻缓解有效率64%~70%,心肌损伤相对较大,并发症多,复发率高。1997年德国医生Faber等率先将MCE引入该技术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MCE是将超声造影剂(含有微小气泡溶液)经血管快速注入冠状动脉微循环,而产生比普通超声显像更加清晰的心肌图像的新技术。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术中应用此技术可以实时、清晰显示即将封堵消融血管所支配的心肌图像,把肥厚间隔形态学的改变与其相应的供血血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单纯血管显影而不能显示心肌形态、结构的缺点,提高了对靶血管的选中率,改善近期疗效,减少心肌损伤,减少了并发症及复发率。我们对3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在MCE引导下进行化学消融术,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初步证明MCE对化学消融确有指导作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规模的扩大,其确切地位及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有力证实。

心肌声学造影、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靶血管、化学消融术、间隔、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梗阻部位、超声显像、球囊导管、封堵、压力阶差、心肌损伤、声学造影技术、患者、冠状动脉、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流出道、阻塞、图像、室性心动过速

16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循环杂志

1000-3614

11-2212/R

16

2001,1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