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nhritis,RA)的疗效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 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5年8月行TKA的73例R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A组),35例采用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后稳定同定平台假体(B组);并与同期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行TKA的70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C组)比较.A组:男8例,女30例;平均年龄56.5岁;平均病程16.8年.B组:男6例,女29例;平均年龄57.3岁;平均病程17.1年.C组: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5.4岁;平均病程10.8年.A、B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术后A、B组分别有2例(5.3%)及1例(2.9%)出现切口愈合不良,C组切口均愈合良好;A、B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10.5年,平均7.6年.术后A、B、C组各1例出现深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5年出现1例(2.6%)后方不稳定,C组术后9年出现2例(2.9%),B组无后方不稳定发生:A、C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膝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及膝前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前及术后功能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行TKA治疗RA可获得满意疗效,该型假体后方不稳定发生率低,并且在未置换髌骨的情况下前膝功能恢复较好.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类风湿性关节炎、后交叉韧带
24
R684.3;R687.4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0-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9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