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33634
多颗粒体系在伊曲康唑增溶中的应用与表征
目的 解决伊曲康唑的难溶性问题,提高其体外溶出度,为伊曲康唑多颗粒体系进一步工业化放大生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工艺,制备伊曲康唑多颗粒体系微丸,将伊曲康唑与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有机溶剂后喷载于蔗糖丸芯表面,在微丸表面形成固体分散体.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流化床底喷包衣制备参数.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累积溶出度、上药效率及黏连率为响应值,对伊曲康唑多颗粒体系的药物载体质量比和丸芯增重进行优化.制备样品对优化后处方进行验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伊曲康唑多颗粒体系的镜下层级结构,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及X-射线粉末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XRD)对伊曲康唑多颗粒体系微丸中的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并通过对比伊曲康唑微丸和物理混合物在0.1 mol.L-1 HC1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对其增溶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单因素法确定流化床底喷包衣参数,泵液速度为3.0~5.0mL·min1,雾化压力为1.5bar,进风量为110m3·h-1,物料温度为35℃;根据星点设计-响应面法拟合优化后处方的药物载体质量比为1∶1.5,丸芯增重为75%,此时各响应值达到期望值.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可知伊曲康唑多颗粒体系微丸直径约为910 μm,微丸的蔗糖丸芯直径约为570 μm,上药后载药层厚度约为110 μm,包封层厚度约为11 μm.通过DSC与XRD结果可知伊曲康唑多颗粒体系微丸中伊曲康唑形成了均匀的固体分散体,为无定形.在0.1mol·L-1 HC1溶出介质中,第90分钟多颗粒体系累积溶出度约为物理混合物的10倍,增溶效果显著.结论 将伊曲康唑制成多颗粒体系微丸,形成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改善伊曲康唑的体外溶出度.
伊曲康唑、多颗粒体系、增溶、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体外溶出
41
R94(药剂学)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项目;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2024-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357-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