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序言对《生死场》的经典定位之后
鲁迅八十年前分别为《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作了序言,在全民抗战的前夜,使两位作家踏着政治史的时间刻度进入了文学史之门,本文主要分析他为《生死场》作的序言.这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是对《生死场》的经典定位,但一直以来对它的解读并不深入,关于《生死场》的简短评价夹在政论性的杂感文字中,通篇充满了亡国灭种的巨大忧患,在“东三省”、“哈尔滨”、“北方人民”等一系列词语的独特运用中体现了深广的历史文化视野,以及对历史大势的前瞻性判断.而对《生死场》言简意赅的评论中,准确地说出了这部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色,体现了精深的鉴赏力,此后,任何一套话语体系对《生死场》的诠释都没有超出鲁迅最初的阅读发现.而鲁迅对《生死场》委婉的批评,则代表了当时左翼文坛对萧红艺术探索的保留.此后,萧红又陆续出版了8部著作,使我们可以沿着鲁迅的切口,深入萧红的艺术思维方式,比较全面地发现描述她的语义系统,以及她对所有小说学圭臬的僭越,并因此成为八十年代小说文体革命的主要理论资源,也成为新兴的身体叙事理论的典范之作.
鲁迅、《生死场·序言》、经典定位、萧红、小说学
I206.6;I052;J632.3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22
2016-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