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体外心肺复苏的院内心搏骤停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与住院死亡关系的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21430-20211014-01492

行体外心肺复苏的院内心搏骤停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与住院死亡关系的研究

引用
目的:评估行体外心肺复苏(ECPR)的院内心搏骤停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住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原始研究连续纳入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韩国三星医疗中心进行ECPR的696例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按照是否使用IABP分为ECPR组和ECPR+IABP组。采用Cox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评估患者使用IABP与住院病死率之间的独立关联性,使用标准化均数差( SMD)检查PSM程度。绘制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将倾向分数作为权重,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逆概率加权(IPW)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体外膜肺氧合(ECMO)撤机成功率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预后情况。 结果:最终纳入199例行ECPR的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79例;年龄(60.0±16.8)岁。31例(15.6%)联合使用IABP,168例(84.4%)单纯行ECPR。总体住院病死率为68.8%(137/199)。使用1:1近邻匹配算法,卡钳值为0.2。选择以下变量生成倾向得分,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保险、入院类型、服务单位、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倾向性评分后,24对患者成功匹配,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63.0±12.8)岁。ECPR组和ECPR+IABP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72.6%(122/168)、48.4%(15/31)〔风险比( HR)=0.48,95%可信区间(95% CI)为0.28~0.82, P=0.007〕。与单独使用ECPR相比,多元回归模型、调整倾向性评分、PSM和IPW模型分析显示,使用IABP的ECPR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明显降低( HR分别为0.44、0.50、0.16和0.49,95% CI分别为0.24~0.79、0.28~0.91、0.06~0.39和0.31~0.77,均 P<0.05)。联合应用IABP可提高成人心搏骤停患者的ECMO撤机成功率〔优势比( OR)=8.95,95% CI为2.72~29.38, P<0.001〕,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OR=4.06,95% CI为1.33~12.40, P=0.014)。 结论:对于行ECPR的院内心搏骤停患者,联合使用IABP与较低的住院病死率、较高的ECMO撤机成功率以及较好的神经系统预后独立相关。

体外心肺复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住院病死率、倾向性评分匹配

34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9-27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95-4352

12-1430/R

34

2022,3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