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目标平均动脉压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21430-20200713-00515

不同目标平均动脉压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引用
目的:探讨以不同目标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液体复苏和循环支持,对合并高血压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腹腔血流、胃肠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入选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合并高血压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目标MAP低标组及高标组,所有患者均按"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2016版及2018版更新内容治疗原发病、液体复苏和对症治疗等,其中低标组维持目标MAP为65~70 mmHg(1 mmHg=0.133 kPa),高标组维持目标MAP为75~80 mmHg。分别于治疗1、3、7 d进行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超声评估肠系膜上动脉平均流速(Vm)及阻力指数(RI);改良超声胃窦单切面法动态评估胃肠功能,记录胃窦运动指数(MI)及胃排空时间(GE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记录目标MAP、升压药使用天数及液体复苏用量。结果:共纳入208例合并高血压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低标组109例,高标组9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确诊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低标组与高标组治疗1 d AGI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7 d时AG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d低标组Ⅰ、Ⅱ、Ⅲ、Ⅳ级比例分别为25.69%、56.88%、11.93%、5.50%,高标组分别为15.15%、54.55%、25.25%、5.05%, χ2=7.900, P=0.048;7 d低标组Ⅰ、Ⅱ、Ⅲ、Ⅳ级比例分别为44.96%、49.54%、3.67%、1.83%,高标组分别为31.31%、52.53%、11.11%、5.05%, χ2=8.178, P=0.042)。低标组治疗1、3、7 d肠系膜上动脉Vm明显高于高标组,RI明显低于高标组〔Vm(cm/s):21.72±3.02比19.50±2.83,20.42±2.62比17.02±1.99,26.52±2.70比22.47±4.03;RI:0.86±0.05比0.92±0.04,0.87±0.05比0.95±0.05,0.81±0.03比0.85±0.03,均 P<0.01〕。低标组治疗3 d、7 d MI明显高于高标组,GET明显短于高标组〔MI:3.00±0.33比2.60±0.29,4.50±0.51比3.90±0.33;GET(min):86.01±19.78比100.99±25.01,71.00±16.37比84.98±20.18,均 P<0.01〕。此外,低标组治疗3 d起血清TNF-α、IL-6、PCT、VEGF等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高标组〔TNF-α(ng/L):147.05±28.32比256.99±27.04,IL-6(ng/L):762.99±57.83比1 112.30±118.32,PCT(μg/L):37.00±5.58比56.00±12.36,VEGF(ng/L):123.00±19.78比167.01±21.55,均 P<0.05〕。低标组MAP维持在(68.02±4.71)mmHg,高标组维持在(79.04±3.04)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高标组比较,低标组患者使用升压药天数明显减少(d:3.50±1.27比4.55±1.47)、复苏液体用量也明显减少(mL:1 602.29±275.49比2 000.30±27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维持较低的目标MAP(65~70 mmHg)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而言,可以改善肠系膜上动脉供血,保护胃肠功能,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及液体复苏用量。

脓毒性休克、平均动脉压、高血压、胃肠功能、复苏

33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2019-19;Guangxi Medical and Health Key Cultiv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China2019-19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17-52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95-4352

12-1430/R

33

2021,3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