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早期发病率及预后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9.07.005

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早期发病率及预后研究

引用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早期发病率,分析早期ICU-AW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于机械通气第(3±1)天对患者进行腓神经试验,阳性者行完整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者纳入观察组;腓神经试验阴性或腓神经试验阳性但完整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者均纳入对照组.计算ICU-AW的早期发病率;对照组于10 d后复查腓神经试验,观察晚期ICU-AW发病情况.将患者死亡、转出ICU或ICU住院时间超过60 d设为观察终点.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础指标、药物使用情况、合并症、代谢相关指标及结局指标等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机械通气早期发生ICU-AW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观察组19例,对照组41例,ICU-AW早期发病率为31.7%;对照组有8例患者于10 d后完成腓神经试验复查,其中4例检查结果阳性,推测ICU-AW晚期发病率仍在50%左右.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岁:84(79,89)比81(65,85), P<0.05〕;而两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等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机械通气主要原因等基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患者比例明显升高〔84.2%(16/19)比43.9%(18/41),100.0%(19/19)比75.6%(31/41),均P<0.05〕,血糖最高值明显升高(mmol/L :18.73±4.98比15.66±5.11,P<0.05),研究期间合并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明显增加〔84.2%(16/19)比51.2%(21/41), 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是机械通气早期发生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086,95%可信区间(95%CI)=1.008~1.171,P=0.031〕.预后指标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延长〔d :16(12,28)比13(8,31),h :306.0(143.0,376.0)比224.0(144.0,365.5)〕,总住院费用增加(万元:17.04±7.20比15.23±5.64),28 d病死率和60 d病死率均升高〔57.9%(11/19)比41.5%(17/41),68.4%(13/19)比43.9%(18/4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U-AW在机械通气患者中较常见,早期发病率高.年龄、APACHEⅡ评分、合并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血糖最高值是ICU-AW早期发病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早期ICU-AW与患者短期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ICU获得性肌无力、神经电生理检查、早期发病率、预后、危险因素

3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11B00 Fund program: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Program of China 2012BAI11B00

2019-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21-82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95-4352

12-1430/R

31

2019,31(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