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心肺复苏时间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6.07.010

延长心肺复苏时间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影响

引用
?目前对院外心搏骤停(OHCA)延长复苏时间是否可使患者获益尚不清楚。最近有学者对院前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OHCA患者的复苏持续时间与生存和功能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数据来自于丹麦急救系统2005年至2011年的1?316例成人OHCA患者,按开始心肺复苏(CPR)至ROSC的时间将患者分为≤5、6~10、11~15、16~20、21~25和>25?min组。入住护理院和存在缺氧性脑损伤被判定为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从开始CPR至ROSC的中位时间为12(7,18)min,同时有20.4%(269/1?316)的患者复苏时间>25?min才达到ROSC。总体而言,30?d存活率为37.5%(494/1?316),30?d存活率与CPR时间呈负相关:复苏时间≤5?min就达到ROSC的患者30?d存活率为59.6%(127/213),而复苏时间>25?min才达到ROSC的患者30?d存活率仅为13.8%(19/138)。如果有旁观者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就启动CPR,相应的存活率可明显提高:复苏时间≤5?min为70.4%(107/152),而复苏时间>25?min者为21.8%(12/55)。30?d存活的患者中,复苏时间≤5?min和>25?min组存活出院率分别为97.6%(124/127)和94.7%(18/19);无缺氧脑损伤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8.4%(125/127)和73.7%(14/19)。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对于OHCA患者,延长复苏时间达到ROSC对提高存活率有一定意义,且大多数幸存者能够存活出院,这些数据表明,延长复苏时间并不是徒劳的。

心肺复苏、复苏时间、院外、心搏骤停、患者预后、存活率、功能预后、缺氧性脑损伤、缺氧脑损伤、自主循环、预后不良、数据表、神经功能、急救系统、持续时间、幸存者、相关性、负相关、出院率、学者

28

R54;R45

2016-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606-60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95-4352

12-1430/R

28

2016,28(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