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CD14亚型在脓毒症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5.06.023

可溶性CD14亚型在脓毒症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引用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抗炎介质释放入血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据统计,美国全部住院患者的脓毒症发病率为1%~2%,相当于每年有75万名住院患者发生了脓毒症,总医疗费用高达170亿美元[2]。即使具备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及循环、呼吸支持,病死率仍高达30%~60%[3]。因此,对于脓毒症的治疗和处理应该越早越好,如何早期诊断与处理脓毒症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4-6]。许多生物学标志物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细胞因子、可溶性受体等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指导用药、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评估等方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7-9],其中PCT及CRP在临床上广为应用[10-12],而白细胞介素(IL-6、IL-8)、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等应用较少且尚存在争议[13]。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又称Presepsin,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病情分级和预后评估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现将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亚型、脓毒症、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住院患者、预后评估、应用前景、严重程度分级、全身炎症反应、抗菌药物治疗、机体免疫系统、诊断与处理、血浆可溶性、可溶性受体、白细胞介素、指导用药、医疗费用、细胞因子、进展综述

R73;R71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11B01

2015-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30-53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95-4352

12-1430/R

2015,(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