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肺复张对单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猪血流动力学和死腔比例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4.08.006

单肺复张对单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猪血流动力学和死腔比例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比较单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实施分侧肺机械通气基础上单肺复张与传统肺复张的效果,探寻单侧肺病变情况下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实验动物为健康杂种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信封封闭隐藏)分为两组,每组20只.对照组应用1台呼吸机同时对两肺实施常规机械通气;分肺组在分侧肺机械通气(即应用2台呼吸机分别对两肺实施通气)基础上,进行患侧单肺复张.制作左侧ARDS动物模型后,两组根据不同肺复张方法分别实施控制性肺膨胀.观察两组在20、40、60cmH2O(1 cmH2O=0.098 kPa)肺复张压力下血流动力学和死腔比例(VD/VT)的差异.结果 ①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随着肺复张压力增高,对照组心率(HR)逐渐加快,60 cmH2O明显高于20 cmH2O时(次/min:192.65±22.99比178.20±18.25,P<0.05);平均动脉压(MAP)逐渐降低,60 cmH2O时明显低于20 cmH2O和40 cmH2O时[mmHg(1 mmHg=0.133 kPa):78.55±25.77比112.40±10.84、106.15±13.54,均P<0.01];心排血量(CO)逐渐降低,20、40、60 cmH2O复张压力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min:11.14±2.65、9.56±2.17、6.01±1.39,P<0.05或P<0.01).随着肺复张压力增高,分肺组HR、MAP和CO无明显改变;60 cmH2O复张压力下H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次/min:178.20±18.26比192.65±22.99,P<0.05),MAP和CO则明显增高[MAP(mmHg):110.80±11.60比78.55±25.77,CO(L/min):9.68±2.08比6.01±1.39,均P<0.01].②VD/VT变化:随着肺复张压力的增高,对照组氧合指数(PaO2/FiO2)逐渐降低,60 cmH2O时明显低于20 cmH2O和40 cmH2O时(mmHg:126.40±37.55比187.40±21.66、175.20±23.00,均P<0.01);右侧VD/VT逐渐增高,20、40、60 cmH2O复张压力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2±0.12、0.60±0.15、0.72±0.12,P<0.05或P<0.01),左侧VD/VT无明显变化.随着肺复张压力增高,分肺组PaO2/FiO2逐渐升高,40 cmH2O、60 cmH2O时明显高于20 cmH2O时(mmHg:244.45±53.93、270.05±53.42比205.65±31.33,P<0.05和P<0.01),且20、40、60 cmH2O时均高于对照组(205.65±31.33比187.40±21.66,P<0.05;244.45±53.93比175.20±23.00,P<0.01;270.05±53.42比126.40±37.55,P<0.01);双侧VD/VT均无明显变化,其中右侧VD/VT在20、40、60 cmH2O复张压力下明显低于对照组(0.38±0.14比0.52±0.12,0.43±0.11比0.60±0.15,0.50±0.13比0.72±0.12,均P<0.01).结论 对于严重单肺损伤所致ARDS,分侧肺机械通气基础上实施患侧单肺复张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和VD/CT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肺复张方式.

单肺复张、分侧肺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死腔比例

26

R563.8;R445.1;R655.3

国家发明专利;天津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天津市滨海新区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201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54-5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95-4352

12-1430/R

26

2014,26(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