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1003-0603.1999.09.00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意义

引用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早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分析法分别对静脉溶栓前后血管再通组(30例),与未通组(22例)的AMI患者及20例正常人上述3种血管活性物质进行检测.结果:AMI时患者cGRP再通组(38.64±7.14)ng/L,未通组(32.98±10.07)ng/L;NO再通组(18.71±3.56)μmol/L,未通组(14.85±4.04)μmol/L;ET再通组(132.62±31.63)ng/L,未通组(167.33±30.61)ng/L;对照组分别为(52.94±14.17)ng/L、(21.17±6.34)μmol/L和(66.65±10.63)ng/L,未通组较再通组变化更为明显.溶栓后12小时,各组cGRP、NO有所回升,但未通组cGRP仍显著低于再通组(P<0.05);再通组ET继续升高,未通组则开始下降.溶栓后24小时,2组cGRP和NO继续升高,再通组ET下降,未通组则略有升高.结论:血浆cGRP、ET和血清NO参与了AMI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AMI发病24小时内血浆ET升高和cGRP、NO降低可能对静脉溶栓的疗效产生不良的影响.

心肌梗死、急性、静脉溶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一氧化氮、血管再通

11

R542.22(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开发项目9807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20-52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003-0603

12-1189/R

11

1999,11(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