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纤维化复合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大鼠肝纤维化复合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观察

引用
目的:采用复合因素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肝脏纤维化病变和相关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每周2次乙醇灌胃、猪血清腹腔注射、CCI4葵花仔油溶液皮下注射,同时每日喂饲高脂饲料进行联合造模.分别在造模后第2、4、6、7、8、9、10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MP-13)及其抑制物(TIMP1、TIMF-2)水平,并观察肝脏病理病变.结果:从第2周起,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开始升高,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HA和LN水平逐渐增高,第7~10周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MMP-2水平逐步升高,第4、6-10周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别;血清MMP-13水平从第6周起逐渐降低,第9和10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MP-1和TIMP-2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步升高,TIMP-1在第4,6~10周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别,TIMP-2在第7~10周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第6周时,模型组大鼠肝脏细胞广泛性空泡变性.汇管区成纤维细胞增生,肝小叶间隔可见胶原纤维沉积,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改变;到第8周时,形成典型的假小叶,肝硬化形成.结论:采用酒精灌胃,猪血清腹腔注射,喂饲高脂饲料,并结合CCl4皮下注射6周后,可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HA、LN、TGF-β1、MMP-2、TIMP-1和TIMP-2等可作为较好反映大鼠肝纤维化病变的无创伤化血清学指标.

肝纤维化、复合因素、大鼠、模型、动态观察

20

R332(人体生理学)

浙江省科技厅实验动物科技计划2008F80013

2010-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47-55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004-8685

41-1192/R

20

2010,20(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