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9316.2019.24.015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引用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在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以脑梗死未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时间定向、注意力、短程记忆、语言能力、图形描述、物体命名、语言复述,分别为(3.2±0.5)分、(2.5±0.4)分、(1.0±0.3)分、(2.1±0.5)分、(0.2±0.1)分、(3.2±0.1)分、(4.3±0.2)分.对照组时间定向、注意力、短程记忆、语言能力、图形描述、语言复述,分别为(5.0±0.3)分、(5.1±0.8)分、(2.3±0.5)分、(3.4±0.6)分、(0.7±0.1)分、(3.8±0.2)分、(4.6±0.4)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年龄(68.5±2.3)岁、高血压占44%、颈动脉中膜厚度(1.5±0.3)mm、颈动脉斑块占70%、受教育(5.1±0.8)年.对照组年龄(46.2±2.5)岁、高血压占20%、颈动脉中膜厚度(0.3±0.1)mm、颈动脉斑块占42%、受教育(10.2±3.0)年.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损害,主要体现在时间定向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功能障碍、图像描述能力障碍四方面.高龄、健康知识匮乏、合并高血压、颈动脉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形成,为导致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从上述角度出发,对认知功能损害进行预防,后遗症发生后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康复训练、颈动脉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

10

R74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20-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1-4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1674-9316

11-5908/R

10

2019,10(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