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方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
目的 探讨三种方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PIC)、枕大池2次注血法(ACM)和交叉前池注血法(APC)制作大鼠SAH模型.观察不同模型的病死率、蛛网膜下腔血液分布及含量、脑血管痉挛程度及持续时间、伴发脑水肿、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等方面的改变.结果 三种方法均成功制作SAH模型.病死率:PIC为46.2%,ACM为25.0%,APC为11.1%.血管痉挛高峰时间:PIC与APC均为第2天,第3-5天恢复正常;ACM为第5天,持续7 d.蛛网膜下腔血液量:ACM为(240.50±25.38)μl,APC为(172.15±25.45)μl;PIC模型变异大,为60-520#xl,平均(267.12±45.86)μl.PIC模型脑水肿最重,ACM与APC模型脑水肿相对较轻.PIC模型造成严重的BBB通透性损害,另两组损害程度相近.结论 三种方法制成的模型适用于研究SAH不同病理生理改变的需要.PlC脑水肿重,病死率高,适用于SAH后脑损害的机制研究;ACM脑血管痉挛的时间特征与人SAH后血管痉挛接近,适用于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APC血液恒定分布于前循环,病死率低,适用于研究SAH后急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动物、血管痉挛、颅内、脑损伤
13
R743.35(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CT07C100;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基金2007035
2008-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0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