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两次压迫法)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9852.2023.02.011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两次压迫法)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引用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 是最常见的颅面疼痛综合征.卡马西平通常是治疗TN的首选药物,但有效控制疼痛的剂量通常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相关 [1].当药物治疗控制疼痛无效或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初始缓解疼痛率可以高达100% [2,3].尽管如此,由于手术的禁忌证或病人偏好,MVD并不总是适用的.其他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注射疗法、射频治疗、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甘油神经毁损术及伽玛刀放射治疗等,但普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研究报道至少19%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会出现疼痛复发,其中射频治疗术后5年内复发率在46%,微血管减压术后5年内复发率在18% [4].复发后的病人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5].因此,对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 PBC) 是一种神经介入治疗方法,由Mullan 和Lichtor 等 [6] 在1983 年首次提出.PBC因操作简单、微创舒适、疼痛缓解率高、复发率较低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在临床上已被常规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7],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压迫法

29

R745.1+1;R651.3;R541.78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2018020255

2023-0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44-14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006-9852

11-3741/R

29

2023,2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