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神经元中MrgC11和μ阿片受体的寡聚化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9852.2018.09.004

感觉神经元中MrgC11和μ阿片受体的寡聚化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引用
μ阿片受体(MOR)的激动剂吗啡是治疗急性痛和慢性痛主要的镇痛药物.吗啡的镇痛作用主要是由表达在背根神经节(DRG)和三叉神经节初级感觉神经元上的MOR介导.研究表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与MOR形成的异聚复合体,可以作为新的治疗疼痛靶点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而MrgC作为GPCRs相关的一种亚型C,大多数表达于DRG的小直径神经元上,当激活MrgC时可以发挥镇痛作用.研究者探讨MrgC11通过调节MOR增强吗啡镇痛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1)MrgC11和MOR在DRG神经元中大量共表达,并形成异源复合物.MrgC11通过其C端结构域(CTD)与MOR发生相互作用.在细胞水平进一步证明,人体中存在的与MrgC具有同源性的MrgX1和MOR也能形成异聚体复合物.(2)采用BAM8-22激活MrgC11,可以诱导MrgC11和MOR的共同内吞作用,并促进MrgC11和MOR进入循环通路,重新插入到质膜上.(3)MOR通过抑制cAMP信号通路产生镇痛作用.而活化MrgC11可增强急性吗啡对cAMP的抑制作用,进而加强镇痛作用;同时,可减少慢性长期使用吗啡治疗后cAMP的过度活化.(4)在体实验证明,当鞘内注射MrgC激动剂BAM8-22并联合使用MOR激动剂吗啡时,可增强低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且减少了吗啡产生的副作用;同时,钙成像实验表明,当二者联合使用时,可以显著抑制DRG中辣椒素引起的胞内Ca2+浓度增加;当仅使用MrgC11-MOR的激动剂BAM22时,同样可以有很好的镇痛效果.(5)在Mrg敲除的小鼠中,无论是神经病理痛还是炎性痛,当鞘内给予吗啡时,镇痛效果均减弱.钙成像实验表明,在Mrg敲除小鼠的DRG神经元中,吗啡对Ca2+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感觉神经元中MrgC11和μ阿片受体的寡聚化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

24

2018-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65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006-9852

11-3741/R

24

2018,24(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