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型/Ⅰ型胶原比值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Ⅲ型/Ⅰ型胶原比值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6~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Apolipoprotein E,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药物干预1组(辛伐他汀)、2组(中药1号)、3组(中药2号)、4组(中药3号),每组20只.全部高脂饲养13周.(由于本实验是探讨AS稳定性斑块和易损斑块的中药干预研究比较.因此就没有采用无斑块的正常小鼠对照组).高脂饲养结束后测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每只小鼠主动脉选取以下4个切面进行石蜡切片:升主动脉根部横切面、主动脉瓣附着部、主动脉瓣起始部和主动脉瓣融合部切面.进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picro-sirius red),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并定量分析斑块内胶原纤维的类型和分布.使用IPP 5.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斑块内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分布变化,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poE模型组血清TC水平较高,各药物组血清TC等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偏振光显微镜下Ⅰ型胶原呈红、黄色,Ⅲ型胶原呈绿色,图像定量分析各药物干预组斑块内Ⅰ型/Ⅲ型胶原含量比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天狼星红-苦味酸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定量分析法可用于测定Ⅰ型/Ⅲ型胶原比值,并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状态.
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斑块、Ⅲ/Ⅰ胶原比值、苦味酸-天狼星染色
14
R543(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302
2010-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