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4287.2021.03.051
腰大肌的解剖学及其与腰大肌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腰大肌作为人体重要的椎旁肌之一,其附在T12-L4椎体和横突的根部,主要功能是弯曲髋关节,但也有使脊柱侧弯的作用[1].腰大肌综合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Stevens等人在1990年提出,多指由恶性肿瘤导致的腰大肌顽固性疼痛[2].后逐渐演变为一类能引发急慢性腰痛,且伴有腰丛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的常见疾病.严重的腰大肌综合征可继发性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在现今的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以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为首的侧向微创手术也有造成腰大肌综合征的风险.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最早于2006年由Ozgur等率先报道[3],现今已经普遍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过程中.术前需金属标记透视,确定患侧椎间隙,之后在后背侧方作一小切口,先穿入导针探寻腰大肌[4].当导针位置准确后,置入可扩张工作通道,经通道完成椎间盘切除,刮除终板,植入椎间融合器[5].对于脊柱外科医生而言,可以通过学习腰大肌解剖形态、走行及毗邻关系,减少XLIF等侧方椎间融合微创术中置入通道引发的腰大肌综合征的风险.
25
2021-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6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