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4287.2017.04.071
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在临床教学中,心血管内科具有理论知识多,疾病种类多样,知识体系繁杂,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特点,这要求学生在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拥有敏锐的临床思维能力.目前我校的临床教学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这远远不能满足心血管内科教学的需求,急需进一步教学改革. 近年来,PBL 教学理念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也逐渐受到重视,部分院校在部分学科也逐步开展P BL教学[1].PBL 模式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于1969 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并在北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60%以上医学院校采取了此种教学模式[2].研究显示,PBL教学在预设的临床问题基础上,以一定的诱导性为学生提供病例信息,从问题着手,通过分析实际病例、同学间讨论、查找相关知识以及教师的引导,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及医疗实践能力[3].但适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的PBL教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因此,本文将PBL教学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中,以期为心血管内科教学的PBL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共入选169人,包括2011级五年制本科生及2015级规培学员,其中2011级五年制本科学生120人,2015级在临床规培学员49人.
教学模式、心血管内科、内科教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知识体系、临床教学、教学体系、基础、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制、对象与方法、医学院校、医学教育、研究对象、学员、熟练掌握、实践能力、神经病学、临床医学
21
G4 ;G64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7011000327
2017-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