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MRI 诊断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MRI 诊断

引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异位到子宫体腔外生长,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引起疼痛和不育。DIE 主要临床症状是疼痛,包括严重痛经、性交痛、排便疼痛和慢性盆腔疼痛。妇科检查可扪及阴道后穹窿或阴道后壁的触痛性结节,阴道后穹隆部见紫蓝色结节有助诊断。DIE 目前分为腹膜型、卵巢型及深部浸润型及其他部位的内异症。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 EMs 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病灶浸润到腹膜下深度超过5 mm,病灶多发布于盆腔,最常累及子宫直肠陷凹、阴道直肠隔、阴道穹窿、和子宫骶韧带(uterosacral ligament,USL),DIE 主要分布于子宫骶韧带、肠道、阴道,其他部位如膀胱、输尿管、网膜少见。病理上常由丰富的平滑肌组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Takeuchi 等[1]按照 DIE 的 MRI 成像特点将其分为4型:①Ⅰ型:CDS 处完全封闭,矢状面见直肠壁增厚及直肠前壁收缩。②Ⅱ型:阴道后穹隆及宫颈后增厚病灶。③Ⅲ型:阴道后穹隆及宫颈后结节状病灶。④Ⅳ型:浸润直肠前壁的大结节状病灶。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13年6月40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 MRI 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如下。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后穹隆、异位病灶、子宫直肠陷凹、慢性盆腔疼痛、痛性结节、阴道直肠隔、阴道后穹窿、平滑肌组织、妇女常见病、阴道穹窿、腺体、特殊类型、韧带、内膜组织、临床症状、颈后、腹膜

R71;R73

2016-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111-21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验诊断学

1007-4287

22-1257/R

2015,(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