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主要指标对 HCV 抗体检测阳性者诊断意义的评价
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病毒性炎症性疾病,也被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HCV 感染以高度慢性化为特征,常引起肝脏慢性炎症性坏死,大部分感染者可出现肝纤维化,继而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1]。据估计,全球有1.3-1.7亿人感染 HCV,我国属于丙肝的中、高流行区,感染人数居各国之首,约0.3亿[2],而目前对于该病尚无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措施。临床症状结合HCV 抗体、HCV-RNA 检测等实验室指标仍为该病主要的临床诊断依据[3]。肝功能主要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可从有无肝实质损伤、肝脏合成代谢异常、肝脏排泄功能紊乱等方面较全面地反映肝脏功能。本实验旨在综合分析评价 HCV-Ab 阳性者 HCV-RNA 检测以及肝功能主要指标改变与其 HCV-Ab的相关性,以期为 HCV 感染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实用、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肝功能、指标对、抗体检测、阳性、诊断意义、感染、肝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非甲非乙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实验室、谷氨酰转肽酶、丙型肝炎病毒、直接胆红素、炎症性疾病、碱性磷酸酶、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治疗
R44;O18
2015-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904-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