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彩超结合 ABI 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应用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颈动脉彩超结合 ABI 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的应用研究

引用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腔狭窄、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缺血、缺氧性疾病。本病临床表现与梗塞发生的区域、范围大小、缺血严重程度有关,轻者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饮水呛咳、走路不稳、偏瘫等,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死亡[1]。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据调查统计[2],我国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为256.94/10万,其中脑梗死患者占到70%左右,并有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影像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本病人们更加重视疾病防治及预后,现代医学对于脑梗死的检查手段主要有 CT、MRI、颈动脉彩超、血液检查等检查手段[3],但 CT 检查显影时间较晚,MRI 费用昂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发现[4],颈动脉彩超能够早期评估颈部动脉斑块的大小、范围及稳定性。ABI(踝肱指数)即一侧踝部动脉或胫后动脉收缩压与同侧肱动脉收缩压之比,与各大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能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ABI 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及死亡率显著相关[5]。但关于两者联合在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研究较少,为了早期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改善其预后,笔者做了有关研究。通过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形态、颈动脉血管内膜厚度(IMT)、ABI 值等指标,来探究颈动脉彩超结合 ABI 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现报道如下。

2015-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85-78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验诊断学

1007-4287

22-1257/R

201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