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抗凝血酶Ⅲ(AT-Ⅲ)和 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变化,以评价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60例 AMI患者(将80例成功实施 PCI的 AMI患者为 PCI组;将80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 AMI患者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 AT-Ⅲ、D-dimer水平。结果PCI组和保守治疗组治疗前 AT-Ⅲ、D-dime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组和保守治疗组在治疗后3 d、7 d、14 d的 AT-Ⅲ、D-dime水平与治疗后12 h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组治疗后12 h的D-dime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连续监测 AMI治疗期间的 AT-Ⅲ和 D-dimer水平,有助于指导 AMI的治疗和预后判断,降低PCI治疗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
急性心肌梗死、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
R542.2+2(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5-0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