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9年东莞市大岭山镇艾滋病疫情数据统计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4163/j.cnki.11-5547/r.2021.03.057

2002~2019年东莞市大岭山镇艾滋病疫情数据统计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引用
目的 统计并分析2002~2019年东莞市大岭山镇艾滋病(AIDS)疫情数据,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2002~2019年东莞市大岭山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职业分布、文化程度、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径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大岭山镇2002年 ~2019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329例HIV/AIDS患者,其中HIV感染患者248例,AIDS患者81例;近6年报告数增加较快,共报告273例,占总报告数的82.98%;全镇23个村(居委会)均有HIV/AIDS报告,户籍以外省为主,占85.11%(280/329).329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7.89:1;患病年龄段占比最高的为30~39岁,占比为33.43%(110/329);患病最多的年份为2019年,占比为17.63%(58/329).职业类型比较多,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占比最高的职业为工人,为40.12%(132/329);其次为家务及待业13.98%(46/329),商业服务11.25%(37/329),农民10.64%(23/329).初中学历占比最高,为51.98%;其次为高中或中专、小学、大专及以上、文盲.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径中最常见的为性传播,占比为95.74%;其次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29例HIV/AIDS患者中,存活309例,死亡20例,存活率为93.92%,死亡率为6.08%.结论 就2002~2019年东莞市大岭山镇AIDS疫情数据分析来看,近6年呈快速增长.

东莞市、大岭山镇、艾滋病、疫情数据统计、流行病学特征

16

2021-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34-1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用医药

1673-7555

11-5547/R

16

2021,16(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