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63/j.cnki.11-5547/r.2020.28.027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究在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肝血管瘤患者各25例,分别设为A、B、C组,均以多排螺旋CT诊断.比较三组占位病灶检查结果、病灶周围检查结果、正常肝脏检查结果.结果 占位病灶中,肝动脉灌注分数(HAF)、肝血流(HBF)水平A组>B组>C组,通过时间(MTT)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肝血容量(HBV)高于B、C组,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附近,HAF水平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BF、PS水平较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BV、M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脏中,HAF水平A组>C组>B组,PS水平A组<C组<B组,MTT水平B组>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BV、HB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排螺旋CT对肝脏肿瘤及肝血管瘤诊断中,不同肿瘤位置均存在显著影像学差异,可作为肝脏肿瘤良恶性质诊断依据.
肝血管瘤、肝脏肿瘤、多排螺旋CT
15
R735.7;R2;R622
2020-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