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病人特征与治疗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6-4443.2017.02.014

儿童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病人特征与治疗

引用
目的 儿童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斜视类型,并多合并水平斜视.该类病人在儿童时期的手术都具有比较大的难度.文中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分型,研究制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非对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Non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case series).纳入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并且接受了手术治疗儿童.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半年复诊.术后失访病例已排除.本课题通过病人临床表现,归纳出其临床特征,并制定适合儿童的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分型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通过分析术后效果,评估各种手术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收集双眼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斜视病人资料共41例.病人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使用不同的手术方式:Ⅰ型:术前有明显垂直眼位、代偿头位和“V征”病人1例,做较亢进的一只眼下斜肌部分切除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双眼正位.Ⅱ型:术前有明显垂直眼位和“V征”,无代偿头位病人20例,做较亢进的一只眼下斜肌部分切除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双眼正位.Ⅲ型:术前垂直眼位和代偿头位不明显,但“V”征表现明显患者12例,行双眼对称的下斜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水平斜视矫正术,术后第一眼位无垂直眼位,也无代偿头位,仅1例术后水平眼位欠矫.Ⅳ型:术前垂直眼位和代偿头位不明显,“V”征表现不明显8例,仅行水平方向斜视手术,术后第一眼位正位,无代偿头位.结论 对于儿童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斜视病人,根据其临床特征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儿童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斜视病人,通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非共同性斜视、非对称性、上斜肌麻痹、眼肌手术

35

R77;R32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ology Department of pubilc welfare research and capacity building projects2014BO2012019;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2012Y2-000017 广东省科技厅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2014B020212019;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12Y2-000017

2017-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8-16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006-4443

21-1348/R

35

2017,35(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