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例肝豆状核变性的全身及眼部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6-4443.2008.09.034

143例肝豆状核变性的全身及眼部特征

引用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全身及眼部特征、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143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结果 143例肝豆状核变性平均发病年龄(16.09±10.77)岁,其中小于15岁患者占60.14%;家族史总阳性率为31.47%.首诊误诊率为48.25%(69/143),其中被误诊为肝炎、肝硬化者最多,主要累及肝脏者占46.85%,主要累及神经精神系统者占37.06%,肝脏型比神经精神型发病年龄早(t=-8.206,P<0.01).生化检查谷草转氨酶64.46%,尿素氮27.27%,均升高明显.铜蓝蛋白降低率达94.12%,24h尿铜升高率达100%;血清铜检查降低率达92.68%,铜氧化酶吸光度阳性率达90.30%;腹部B超总异常率达94.06%;脑CT异常率达67.65%;脑MRI异常率达74.29%;骨骼X线检查异常率达68.42%;角膜K-F环总阳性率达90.71%,神经精神型(97.96%)比肝脏型(86.57%)K-F环阳性率高(x2=4.972,P<0.05),有1例出现葵花样晶状体混浊.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青少年首发,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角膜K-F环和葵花样晶状体混浊是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眼部特征;角膜K-F环分级大小与发病年龄和病程有一定关系;肝脏和神经精神症状为全身主要表现;肝脏B超可反映早期改变,特别是可用于症状前诊断;脑CT或MRI有助于明确脑部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血清铜、铜蓝蛋白及24h尿铜检查具有特征性,可作为不典型或无症状患者早期诊断的线索.

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K-F环

26

R77(眼科学)

2008-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89-99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006-4443

21-1348/R

26

2008,26(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