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荧光素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6-4443.2003.02.009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荧光素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

引用
目的:通过荧光素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观察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网膜和脉络膜血循环特征,了解脉络膜毛细血管损害的程度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早期发现.方法:采用日本产TOPCON TRC-50IX眼底红外摄像机对7例(14只眼)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均进行荧光素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并采用两种图像对比分析.结果:FFA:早期像可见课露脉络膜血管及小片状遮蔽荧光.晚期后极部斑驳状荧光,未见渗漏.ICGA:早期脉络膜血管稀疏,细丝状呈僵硬走行,其中两只眼黄斑部荧光较强,中后期荧光渗漏.另有12只眼中后期后极部一片强荧光,在其周围小片状弱荧光,表现呈纱幕状荧光缺如.结论:由于ICGA使用ICG为染料,用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穿透色素上皮遮挡,通过高速摄影的方法,直观地动态了解脉络膜的血循环状况,弥补了 FFA的不足之处,同时更确切地反映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脉络膜毛细血管损害的程度及范围.另外,FFA未发现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能通过ICGA能辨认出来. 因此,FFA和ICGA联合应用,更能反映本病的特征.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荧光素、脉络膜新生血管、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血管损害、中后期、血循环、后极部、红外摄像机、早期发现、荧光渗漏、循环特征、色素上皮、片状、联合应用、近红外光、激发光源、高速摄影、方法、对比分析

21

R77(眼科学)

200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5-10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006-4443

21-1348/R

21

2003,2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