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及2000年北京盲校病因及视力调查对比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6-4443.2002.05.006

1989及2000年北京盲校病因及视力调查对比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北京盲校相隔11年盲因及残余视力的变化.为防治儿童盲提出依据,并对我国盲校盲童及低视力分班教学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应用眼科常规检查方法对北京盲校学生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全部视力检查结果均为矫正视力.并对1989年及2000年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与评估.结果:在病因方面,1989年与本次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先天性/遗传因素均为主要致病因素,分别占总例数的75.19%及73.91%.但主要致病因素在1989年为先天性白内障,到2000年降至第三位.可治盲由1989年的27.91%降至2000年的0.87%,可利用残余视力,1989年占总例数的61.24%,2000年占53.91%,2000年调查中,全部先无性青光眼均为术后病例,视力为光感及无光感者占76.47%;全部白内障术后无晶体中,视力为光感及无光感者占23.08%.结论:1989年第一位致病因素先天性白内障变为2000年的第三位病因先天性白内障/无晶体,说明近年来白内障手术较前更为普及.可治盲由1989年的27.91%下降到2000年的0.87%,说明近年对患儿的眼科服务明显忧于以往.但先天性青光术后及白内障术后无晶体无有用视力者,分别为76.47%及23.08%,说明提高以上两种常见儿童致盲眼的手术成功率,尤其是先无性青光眼,对防治儿童盲是十分重要的.两次调查结果显示,可利用残余视力患者均超过总例数的1/2,说明盲校的低视力分班教学仍是十分必要的.

盲校、病因、视力

20

R77(眼科学)

200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36-33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006-4443

21-1348/R

20

2002,20(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