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鲽鱼鱼苗中一种弹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从养殖石鲽鱼(Kareius bicoloratus)鱼苗中分离到1株弹状病毒(080113株).用研磨离心除菌后的组织匀浆液,接种11种鱼类细胞系.结果在鲤上皮瘤细胞(EPC)和肥头鲤细胞系(FHM)等8种细胞中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在鲤上皮瘤细胞(EPC)中的滴度最高.对该毒株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080113株对温度和pH敏感;对5′-碘-2′脱氧尿密啶(IUDR)不敏感;对氯仿敏感,提示是一种有囊膜的RNA病毒.制备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到在细胞质中有大小为(80~118)nm×(28~55)nm、形态为典型的弹状的病毒粒子.SDS-PAGE电泳分析该毒株的蛋白质图谱,结果表明该毒株有5条主要的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200 000、56 000、42 000、29 000和24 000.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和牙鲆弹状病毒(HRV)等水生动物弹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对该毒株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用HRV的引物能扩增出阳性片段.对该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发现与HRV的参考序列有99%以上的相似性.因此,初步鉴定该毒株为牙鲆弹状病毒.
石鲽鱼、牙鲆弹状病毒、分离、鉴定
29
S852.65(动物医学(兽医学))
2009-05-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7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