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5.01.03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解读--急性胰腺炎外科诊治现状与进展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07年颁布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对我国急性胰腺炎诊治的规范化及疗效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对其诊治的很多重要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为此,学组对之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指南更名为《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参照国际最新进展,急性胰腺炎依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MSAP与SAP的主要区别在于器官功能衰竭持续的时间不同,MSAP为短暂性(≤48 h),SAP为持续性(>48 h)。按照国内的临床经验,病程分为3期。早期(急性期):发病1~2周,此期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此期构成第一个死亡高峰。中期(演进期):急性期过后,以胰周液体积聚、坏死性液体积聚或包裹性坏死为主要表现。后期(感染期):发病4周以后,可发生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合并感染,此期构成MSAP/SAP病人的第二个死亡高峰。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PFC)、急性坏死物积聚(ANC)、包裹性坏死(WON)及胰腺假性囊肿。外科治疗的指征主要是胰腺局部并发症继发感染或产生压迫症状。无菌性坏死积液无症状者无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遵循延期原则。感染性坏死可先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及B超或CT导向下经皮穿刺引流(PCD)。胰腺感染性坏死的手术方式可分为PCD、内镜、微创手术(主要包括小切口手术、视频辅助手术)及开放手术(包括经腹或经腹膜后途径的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并置管引流)。胰腺感染性坏死病情复杂多样,各种手术方式可遵循个体化原则单独或联合应用。
急性胰腺炎、指南
R6(外科学)
2015-0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