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5-2208.2003.02.011
肠内营养再灌食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总结长期禁食的肠外瘘病人在使用肠内营养(EN)早期出现并发症的特点与规律,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连续收集2001年4月至2002年7月治愈的肠外瘘病人100例.收集肠内营养开始前的禁食时间;肠内营养实施前、实施后1、3、5、10、15天肝功、生化和营养指标.收集大便次数、体温、心率和呼吸次数并进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所有病人均选用短肽类制剂.结果 100例肠外瘘病人均为成功治愈病例,其中择期手术56例,早期手术15例,自行愈合29例.AKP在EN前为(181.5±127.5)U,在EN后第3天显著升高为(243.0±121.6);γ-GT在EN前为(118.4±94.2)U,EN后第1和第3天显著升高,分别为(149.6±92.1)U,(177.2±109.9)U.以后各指标渐降低.出现淤胆性胆囊炎3例.大便次数超过3次的在肠内营养实施后第1、3、5、10和15天分别为31例,26例,12例,13例和7例.SIRS评分在EN后第1天(1.05±1.08)和第3天(0.96±1.11)均显著高于EN前(0.72±0.84);在EN第5天逐渐降低(0.83±0.91);SIRS评分在EN第10天(0.49±0.73)和第15天(0.32±0.60)显著低于EN前.结论肠内营养再灌食综合征的出现与胃肠道长期缺乏腔内营养所致的肠粘膜萎缩、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肠粘膜水肿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肠道屏障功能破坏所致的内毒素易位可能是SIRS的主要原因.早期反复尝试肠内营养是预防和治疗这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肠瘘、肠内营养、并发症
23
R6(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