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的防治:现状与未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5-2208.2000.01.007

外科感染的防治:现状与未来

引用
@@ 1 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 20世纪60年代以前,创伤和外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阳性(G+)球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的优势地位逐渐被革兰阴性(G-)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所取代,G+菌约占30%,G-菌约占70%.20世纪80年代以后,耐药性强的阴沟杆菌、产气杆菌、不动杆菌和肠球菌日见增多.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发现厌氧菌检出率相当可观,约为55%~75%.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都注意到了G+球菌感染又有重新增多的趋势,在发达国家的某些重症监护病房(ICU)里,临床分离的菌株中50%是G+球菌.在我国,G-菌所占比例仍在60%以上,但也发现G+菌比例有所升高.真菌感染也有增多趋势,尤其在免疫低下、接受器官移植病人和长时间使用大量多种抗生素的危重病人,且伴有相当高的病死率.

外科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重症监护病房、厌氧菌、常见病原菌、真菌感染、优势地位、危重病人、球菌感染、器官移植、培养技术、免疫低下、绿脓杆菌、临床分离、革兰阴性、革兰阳性、发达国家、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20

R6(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005-2208

21-1331/R

20

2000,2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