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年的意义与不完全财政的奥秘——基于相关论著的思考
清代地方财政史,向来是中外史学界关注的重点.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周健《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下称"周著")一书,并于2021年3月获第二届"实践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最佳专著奖".毫无疑问,该书是清代财政史领域的力作,超越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董建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岩井茂树《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付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等书.关于周著的内容介绍及学术成就,可以参考相关书评及刘昶、黄宗智给出的获奖评语.在该书的启发下,本文仅就笔者关心的两个问题,尝试进一步深化认识.这两个问题是:在雍正朝火耗归公后建立起来的地方财政体系逐渐崩塌的过程中,为什么乾隆三十年成了关键性的转折点?从乾隆三十年到咸丰、同治间的第二次火耗归公,其间近百年,为什么清朝统治者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有力度的调整举措?这两个问题,前者周著点出了现象,但还没有提供解释;后者周著作了详细分析,罗列了诸多原因,但似乎还没有把握住问题的核心所在.本文拟在周著的基础上,谈谈我们的想法.
2021-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