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22/j.cnki.syfjx.202202123
基于"痰、瘀、毒"理论探讨冠心病炎症机制和中药干预策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状态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炎症状态引发了冠心病早期血管内皮的损伤,并最终介导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从炎症状态探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痰浊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失常形成的病理产物,是低密度脂蛋白、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等一系列异常蓄积的致炎物质的总概括.浊的性质决定了痰浊具有侵袭性和稠浊性.痰浊侵袭经脉,引起经脉损伤并逐渐积累,最终造成局部经脉损伤持续加重,这个过程与炎症导致血管内皮持续性损伤的机制相似.痰浊阻滞经脉,影响气血的运行,引起气滞血瘀,最终形成心血瘀阻的结局,这个过程与持续炎症损伤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进展的机制相似.心血持续瘀阻,郁而化热,热毒内生,形成热毒瘀搏结之证,该过程与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过程相似.而痰浊的形成根源于脾气亏虚,脾气亏虚、运化无权是痰浊形成的根本原因.立足于"痰、瘀、毒"理论,脾气亏虚是冠心病炎症状态的内在病机,痰浊侵袭、心血瘀阻、热毒瘀搏结是冠心病炎症损伤的演变过程.中医辨治以健脾益气治其本,祛痰化瘀、清热解毒治其标,相关中药复方、中成药和中药单体均能降低冠心病的炎症指标,从而改善冠心病预后.
炎症、冠心病、痰、瘀、毒、中医药
29
R259;R22;R242;R2-031(中医内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8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