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22/j.cnki.syfjx.20211739
基于PKCθ/STAT3信号通路探讨虎杖苷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效应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其调控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信号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效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组(0.045 g·kg-1)及柳氮磺吡啶组(0.5 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给与小鼠自由饮水构建UC模型,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于造模前0.5h灌胃给药,连续7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l7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磁珠分选提取C57BL/6小鼠脾脏CD4+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细胞刺激合剂刺激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低、高剂量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虎杖苷对Th17效应的影响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KCθ和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黏膜上皮破损并可见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细胞浸润明显,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的比例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7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体质量及DAI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改善,结肠黏膜固有层中Th17的比例显著下降(P<o.o1),血清中IL-17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体外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PKCθ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组Th17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PKCθ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虎杖苷能够抑制PKCθ以及STAT3的磷酸化表达,进而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A,改善肠黏膜炎性病理,对UC起治疗作用.
虎杖苷;溃疡性结肠炎;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辅助性T细胞17(Th17);白细胞介素-17A(IL-17A)
27
R2-0;R318.14;R33;R364.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项目
2021-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