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与色泽的相关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422/j.cnki.syfjx.fj20200221015

黄精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与色泽的相关性

引用
目的:通过测定黄精发酵过程中色度值和主要成分多糖、皂苷和洛伐他汀的含量,探讨有效成分含量与外在颜色的相关性,为红曲发酵黄精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将黄精接种红曲菌进行固态发酵,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和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发酵后新增成分洛伐他汀的含量,利用色差计测量色度值L*,a*,b*.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成分含量与色度值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发酵过程中样品之间的差异性.结果:随发酵时间延长,多糖含量逐步升高至第9天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皂苷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中间略有波动;洛伐他汀含量在第15天到达峰值,此后急剧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多糖含量与明度值L*和总色值E*ab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皂苷、洛伐他汀的含量与红绿色值a*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明度值£*的变化有52.8%受多糖、皂苷和洛伐他汀含量的共同影响;在54.1%的程度上可以通过a*和L*预测皂苷含量,在61.7%的程度上可以通过a*预测洛伐他汀含量,多糖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低于0.4,无法通过色度值预测多糖含量.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样品按发酵时间分为0~3,3~7,7~11,11~18d四类.结论:红曲菌发酵黄精可导致后者有效成分和外观色泽的改变,这为黄精的发酵炮制提供了依据.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发酵黄精的色度值可用于预测样品中皂苷和洛伐他汀的含量,这为黄精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动态监测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的检查方法.

发酵黄精、有效成分、颜色、相关性、多元统计分析、含量预测

26

R284.1;R289;R22;R2-031(中药学)

广东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016A020226018

2020-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69-17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005-9903

11-3495/R

26

2020,26(1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