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22/j.cnki.syfjx.20192024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夏枯草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夏枯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阐述其科学内涵.方法:检索中草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获取夏枯草有效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检索疾病-基因组合数据库(DisGeNET)获取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疾病靶点;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分析其作用机制;构建关键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类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TCMSP中获取有效活性成分11种,靶点178个;从DisGeNET数据库获取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基因2 019个;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获得夏枯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靶点114个;构建其PPI网络,包含节点114个,边1 952条.分析PPI网络,度值较高即夏枯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白细胞介素(IL)-6,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8,原癌基因蛋白(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对其进行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显示涉及152种生物学过程,其中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多种与癌症相关;KEGG富集涉及147条信号通路,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通路,p53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等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着关键性作用是公认的.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夏枯草治疗NSCLC的基本药理学作用与机制,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夏枯草、非小细胞肺癌、网络药理学、活性成分、作用机制
25
R22;R242;R2-031;R285.5(中医基础理论)
济南市科技计划201821089
2019-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5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