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22/j.cnki.syfjx.20190751
LCMS-IT-TOF分析栀子炒焦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目的:分析焦栀子的化学成分,考察栀子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明确焦栀子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LCMS-IT-TOF),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 x100 mm,1.8μm),流动相0.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10%~15%B;5~8 min,15%B;8~18 min,15%~95% B;18 ~20 min,95%B;20 ~ 22 min,95% ~ 10% B;22 ~25 min,10%B),柱温30℃,流速0.4 mL· min-,进样量2 μL;质谱分析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扫描范围均为m/z 100~1 000.通过对照品比对、质谱数据分析、文献参考等对各离子峰进行鉴定,并比较炮制前后部分离子峰的峰面积,研究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共鉴定出了38个化合物,炮制后未产生新的化合物.炮制一定时间后,主要化合物的变化情况为栀子苷、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山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峰面积降低,京尼平苷酸、藏红花酸峰面积增高.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焦栀子中的化学成分,栀子炮制后环烯醚萜类和西红花苷类成分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可能与焦栀子的止血活性和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有关.
焦栀子、栀子、炒焦、西红花苷类、环烯醚萜类、藏红花酸、三萜类
25
R22;R28;R943.1;O657(中医基础理论)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1005
201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