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细胞增殖在小儿先天神经管畸形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是一种严重的先天畸形,发病率约1/1000,在我国NTD的平均发病率为1.295/1000[1].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发病率有改善,但在拉丁美洲、非洲、中东等地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在1/1000~11/1000之间[2].NTD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未能完全闭合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出生缺陷[3].神经管形成是脊椎动物大脑和脊髓发育的开始,存在于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过高度复杂和动态的形态过程产生[4].哺乳动物的神经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初级神经形成和次级神经形成,初级神经形成主要包括神经上皮在中线处弯曲,产生神经褶皱,继而在背部中线上升、相遇、融合,直到后神经孔闭合,这个过程为初级神经形成,这一过程的任意一步失败都可能导致NTD[5].骶尾部较低水平脊髓的形成称为次级神经形成,尾芽部多能细胞分化成神经上皮细胞,包裹中央空腔,形成骶尾部神经管,与初级神经管相连.在人类胚胎中,受精18 d后神经板开始弯曲,受精后26~28 d完成神经孔的关闭,两者都是神经管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过程[3].
神经管畸形;神经干细胞;增殖
36
R72(儿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1595
2021-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5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