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住院患儿612例次发热原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住院患儿612例次发热原因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粒缺)状态下住院患儿的发热原因.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记录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粒细胞缺乏(粒缺)时出现发热患儿的临床资料612例次,均为因肿瘤需要化疗或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强免疫抑制治疗的患儿.患儿住院期间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时出现发热(腋温>38℃),均进行表格化监测,记录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结果,记录用药情况及换药理由.对表格定期汇总整理分析.结果 7年间共记录到612例次粒缺发热,其中359、141、40和4例次分别存在1~4种可能的发热原因,原因不明的发热共68例次(68/612,11%).单一原因发热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176/612,29%).深部真菌感染共16例次(16/612,3%),其中4例次血流感染(2例次血流并其他器官感染).血培养阳性共139例次,分离出1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1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各占35、29、20株),阳性球菌41株(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各占18、17、6株).相比血培养阴性的患儿,败血症患儿体温更高(中位数39.6℃vs.38.9℃),更常合并肛肠感染(30.9%vs.10.1%)和肺炎(10.8%vs.3.7%),也更常出现足背动脉脉搏减弱(25.9%vs.2.7%),P<0.05.死亡10例(败血症7例),其中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另1例死于肿瘤.结论 化疗后粒缺患儿发热原因较多,单一原因的发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但血流感染仍是重要原因之一.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经验用药需结合本地区菌谱及药敏情况.合并肛肠感染和肺炎时更需注意败血症的可能,并应严密监测患儿循环状态,及早防治感染性休克.

化疗、粒细胞缺乏、发热、儿童

28

R72(儿科学)

2013-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48-85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005-2224

21-1333/R

28

2013,28(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