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s)的耐受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湖南省浏阳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不能耐受全胃肠道营养的早产VLBWIs 115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8例,于生后12 h开始应用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方案;对照组57例,于生后48 h开始应用传统外周静脉营养方案.每天计算供给2组患儿公斤体重热卡、观察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后静脉营养期间每日体重增长情况,每天测量体重、监测血糖,每周测头围、身长各1次,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定期抽血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血常规、碱性磷酸酶(ALP)的情况.观察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周内相同日龄实验组所供热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14 d时白蛋白分别与同期对照组和住院72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0.05);实验组头围、身长增长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长至2 kg所需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均未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脂质代谢紊乱、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肾功能损害;两组间比较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LBWIs的ALP在住院14 d与住院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LBWIs早期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耐受性好,体重增长快,达全胃肠喂养时间缩短,没有增加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
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耐受性、生长发育
26
R72(儿科学)
2011-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