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7856.2015.12.008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活化类型的变化规律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活化类型的变化规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实验组(n=24)。实验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主干的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测量大鼠疼痛行为学数据,于术后第1,7,14天取材,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大鼠腰段脊髓背角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变化;通过qRT-PCR验证不同类型小胶质细胞相关标记物的变化趋势。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14 d内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形态和数量无明显改变,小胶质细胞标记物也无明显变化。术后1 d,CCI大鼠小胶质细胞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变化,但促炎型( M1型)标记物增加,提示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术后7 d和14 d,CCI大鼠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标记物检测显示以M1型活化为主,抑炎型( M2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不明显。结论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在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即开始活化,活化持续到至少术后两周,在此期间均以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为主。
小胶质细胞、活化、坐骨神经、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免疫荧光染色、大鼠
R-33(医学研究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300/CBP基因定点诱变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向治疗作用81370027。
2016-03-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7-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