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寨卡病毒的流行及结构蛋白分子进化特征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东南亚地区寨卡病毒的流行及结构蛋白分子进化特征分析

引用
目的 分析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在东南亚地区的感染传播情况,探讨其分子水平上的进化特征.方法 用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ZIKV在东南亚地区暴发感染流行情况.在GenBank中获取ZIKV东南亚病毒株全基因序列,采用BIOEDIT软件进行比对;利用MEGA 7.0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将结构蛋白核苷酸翻译获得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突变情况;统计不同株型间结构蛋白核苷酸突变和氨基酸替代位点;预测包膜蛋白第三结构域(envelop domainⅢ,ED-Ⅲ)的二级结构.结果 ZIKV在东南亚国家均有血清学感染或回顾性检测阳性报道,其中越南、泰国和新加坡ZIKV感染病例较多,疾病负担较为严重.系统进化树表明,东南亚ZIKV株均属于亚洲型,2016年新加坡株(序列号:KY241788)与2015年巴西株亲缘关系最近,1966年分离的马来西亚株与其他东南亚株亲缘关系较远.东南亚ZIKV各株型间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C)的碱基突变点为22处,突变率为6.36%,造成非同义氨基酸突变点为19处,突变率为16.52%.前膜蛋白(pre-membrane protein,prM)的碱基突变点为51处,突变率为10.12%,造成非同义氨基酸突变点为37处,突变率为22.02%.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的碱基突变点为141处,突变率为9.33%,造成非同义氨基酸突变点为101处,突变率为20.04%.ED-Ⅲ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在该区域2株代表株有相同数量的蛋白结合位点,代表株2(1966 Malaysia KX377336)存在1个蛋白结合位点富集区(ED-Ⅲ:55-63),而代表株1(2014 Thailand KU681081)蛋白结合位点分布较均匀,代表株2的ED-Ⅲ存在1个二硫键,而代表株1不存在,代表株1(ED-Ⅲ:79-80)存在1个解螺旋,而代表株2不存在.结论 通过病例统计分析、系统发育分析、蛋白质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ED-Ⅲ二级结构预测,为研究东南亚地区ZIKV不同株型间的生物学和流行致病性差异提供参考.

寨卡病毒、东南亚、流行、结构蛋白、分子特征

32

R373(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332018163;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016-12M-1-19

2019-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58-9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1004-5503

22-1197/Q

32

2019,32(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