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5503.2000.04.021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引用
@@HBV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密切相关,其HCC发病率是无HBV感染者的100倍。 全世界每年死于慢性乙肝的人约100多万,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HCC的人约10万人,HBV持续性感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身健康。因此,控制HBV持续性感染倍受重视。本文将近年来有关防治HBV持续感染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一、反义核酸与核酶用于治疗 反义核酸HBV作用的研究很多,多为体外研究,也有用鸭肝炎病毒模型的。所用的反义核酸,多数为反义mRNA,也有用反义DNA的。反义核酸所针对的HBV基因组特异性靶序列包括Pres、SPreC、C及P区,包装信号区或polyA加尾信号区等[1]。用这些区段特异性的反义mRNA或DNA,经载体转染或感染导入整合有HBVDNA并表达HBV抗原的肝癌细胞系后,对HBV基因表达与复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往往在40%以下,用反义DNA寡核苷酸预处理无HBV基因整合的肝癌细胞,再转染HBV质粒发现反义DNA对HBV基因的与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基因转录与HB-sAg合成的抑制率分别为60%和97%,作者认为这对肝移植后肝炎有治疗意义[2]。 用HBV核心区临近部位多靶位核酶在体外能有效地切割HBVRNA。因为HBV基因突变率高,HBV基因的突变形成了免疫逃避株[3],用常规的乙肝疫苗免疫往往失败,从而为HBV持续性感染创造了条件。这种情况采用多靶位核酶可能有效。多靶位切割可能更有效。细胞内可能有抑制核酶切割活性的因子存在,用针对HBV前基因组RNA保守的包装信号靶序列的锤头状核酶所做的研究表明,该核酶对外合成的HBVRNA和细胞提取物HBVRNA有明显的切割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基因组、反义核酸、锤头状核酶、抑制作用、切割、肝癌细胞系、持续感染、抑制率、乙肝疫苗免疫、信号、特异性、靶序列、靶位、鸭肝炎病毒、细胞提取物、转染、治疗意义、整合

13

R511(传染病)

2004-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54-25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1004-5503

22-1197/Q

13

2000,13(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